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学校简介 乌兰夫说:“共产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就是从这个学校开始的。”这个学校就是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蒙藏专门学校,即蒙藏学校。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引领青年革命,最先就选择北京大学和蒙藏学校。李大钊和邓中夏、赵世炎等都曾来到蒙藏学校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党支部在蒙藏学校建立,这也是北京最早的党支部之一。由多松年、乌兰夫、奎璧办的我国少数民族第一份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在蒙藏学校创刊,这是我国第一份完全由刚刚二十郎当岁的青年学生创编的有影响的刊物。在我党早期,一个只有一百多学生的学校里有几十名党团员,这是一个奇迹,一个由李大钊等创造的奇迹!蒙藏学校的党团员后来都分别进了黄埔军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莫斯科中山大学、东方大学,成为革命的骨干,特别是内蒙古革命的领导力量。蒙藏学校成为内蒙古革命的摇篮,也是我国少数民族革命的摇篮之一。 一代民族英豪从蒙藏学校走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从蒙藏学校走出! 1949年北平解放前后,党中央、毛泽东先后五次电报往来指示、商定接管蒙藏学校之事。开国大典时蒙藏学校学生不断高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激动地回应:“蒙藏青年们万岁!”。 1951年蒙藏学校改成中央民族学院附中。面向全国五十六个民族招生,真正成了一个民族大家庭,一个各民族英才荟萃、和谐相处、齐头并进的学习乐园,成了民族干部的幼苗基地,民族英才的摇篮。1968年至1977年曾招北京市学生(1972年改称北京市一六〇中学),为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民大附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民族学校,曾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民族高校。现在是国家唯一面向全国招生的民族中等学校,是一所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繁荣,对边疆地区反分裂、反颠覆、反渗透斗争发挥重要作用的学校。 九十五年来,学校群英辈出。天南海北,内地边疆,三十六行,都有附中校友忘我奉献、成功立业的靓影,名家众多,数不胜数。 附中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切关怀附中,乌兰夫同志五次回到附中接见师生,亲切交谈,对附中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薄一波、赛福鼎?艾则孜、阿沛?阿旺晋美、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杨静仁、布赫、程思远、王光英、司马义?艾买提、铁木尔?达瓦买提、费孝通、万国权、伍精华、司马义?铁力瓦尔地、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热地、李德洙、杨传堂等都十分关心附中,多次指导附中工作。2008年9月9日,国家民委主任杨晶来到附中,在教师节来临前看望教职工和同学,对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同学们表示慰问并送上慰问金。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各级领导的关心、社会各界的帮助是对附中师生的莫大激励和鼓舞,是附中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九十五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九十五年像一幅长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九十五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九十五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快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乐曲渐趋高潮,史诗还在续写。附中人正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校训、“为人为学,至诚至和”的校风、“进德敬业,精益求精”的教风和“好学好问,善思善行的学风指引下,昂首阔步走向新世纪教育的新征途。 九十五年的风雨沧桑,九十五年的历史积淀,九十五年的薪火传承,九十五年的艰苦创业,二十世纪初的蒙藏星火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成为燎原之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民大附中必将创造更大的辉煌,谱写更为壮丽的诗篇。太平盛世下的附中必将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做出更大的贡献,附中的学子将从这里飞向祖国需要的地方。 学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民族地区招生的全寄宿制民族中学,实行封闭式管理,管理制度完备,生活设施齐全,学生有如在家一样的温馨、在家一样的安全;学校注重培养各民族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同窗感情;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校一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
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招1人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京 经验不限 本科 不限人数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不限人数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不限人数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不限人数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不限人数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京 经验不限 本科 不限人数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京 经验不限 本科 招3人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北京 经验不限 本科 招1人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