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介绍 北京大学药学院是全国重点药学院(系)之一,也是国家最早建立的高等药学院校之一,其前身是北京大学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41年。在此基础上,1943年建立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2年医学院独立建院,随之改名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85年随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2000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药学院。曾设本草、制药、药学、药检、药物化学、生药学、应用化学(医药)、药理学等专业,现设药学专业(六年制本硕连读)。药学专业于2007、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于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药学专业点。北京大学药学院是一个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药学院。 (院徽设计:陈万为)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行政 院长:刘俊义教授 副院长:周德敏教授 副院长:郭敏杰研究员 党委 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徐萍教授 党委副书记:吕万良教授 党委副书记:张红梅副 历任领导 1945年 刘思职教授任系主任,1946年 薛愚教授任系主任,1958年 王序教授任系主任,1983年王夔教授任系主任,1985年学校更名后王夔教授任院长;1988年张礼和教授任院长。1999年彭师奇教授任院长;2004年刘俊义教授任常务副院长;2005年 刘俊义教授任院长。 学院师资 至今药学院已有四名教授遴选院士,其中王序教授、王夔教授、张礼和教授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楼之岑教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药学院现有在职职工194名,其中教授35名、副教授3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3名,教育部创新团队1 个;全国优秀教师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8名,博士生导师27名、硕士生导师4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4%,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2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7%。 院系设置 药学院现设有化学生物学系、药物化学系、天然药物学系、药剂学系、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实验教学中心、应用药物研究所,一个首批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即生药学、药物化学和药理学。 教学科研 有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化学生物学和临床药学5个博士点和药物化学、生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无机化学、临床药学6个硕士点;药学作为一级学科为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大药学”博士点,标志着药学院各学科均可招收博士生。学院现有各类学生2217人,其中博士生、统招研究生、研究生班学生297人,六年制本硕连读学生570人,四年制本科学生153人,承认教育专升本、专科学生1197人。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6年制本硕连读的长学制学生。在实施长学制招生计划和六年一贯、本硕融通的培养模式后,学院注意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与学” 的观念。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在教学体系、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素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调整与改革。在“加强基础、注重素质、因材施教、强调创新、面向未来”的培养方针下,突出了学生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逐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教育模式,大力提倡教授讲授基础课,加大推进本科生早期进入实验室的力度,适当减少了课堂授课时间。制订了长学制分流条件及二级学科培养细则,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成效显著。 为适应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编写了多种高水平教材,其中为六年制本硕连读编写的特色教材17部已正式出版9部;主编全国规划教材8本,参编10本。有12本教材获“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2本教材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3本教材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别获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二、三等奖。《无机化学》、《药用植物学》被评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材。《药物化学》获得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 教育改革研究《大药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获2001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1世纪初药学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2004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全面改革医药专业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内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获2004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药学院新生导师制的创建与发展》获2004年北京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承担着十几项教育教学立项课题研究,其中包括“十一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立项5个。 学院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老年性疾病;以及在核酸、寡糖、多肽和微量元素 “四大内源性物质”和天然药物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重点学科(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为依托,在核酸化学、多肽化学、糖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方面积累了较雄厚的基础,取得了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成绩,有些研究已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在分子药理、细胞化学、药物设计、筛选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也达到与国际同步水平。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了“九五”211工程和“十五”“211”工程项目的建设。 近五年发表论文965篇,其中被SCI收录的416篇;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30项,其中国家级4项,部、委、局、北京市级26项;获国家各级名类科研经费(“纵向”)4500万元。 对外交流 药学院与国际国内科研院所、制药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与美国 、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等十几所大学或公司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外籍名誉教授4名、客座教授11名,对内、对外交流的扩大和加深促进了药学院整体地位与水平的稳步提高。 北京大学药学院今后几年的奋斗目标是:逐步发展为一所学科齐全、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药学院。
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招1人
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 经验不限 本科 不限人数
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不限人数
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不限人数
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不限人数
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 经验不限 研究生 不限人数
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 经验不限 本科 不限人数
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 经验不限 本科 招3人
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 经验不限 本科 招1人
北京大学药学院